(资料图)
□杨伊静(复旦大学)
近日,“考研名师”张雪峰在直播中表示,“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然后给他报个别的”,引发热议。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小强批张雪峰“害人不浅,误导公众”。他指出,新闻能文能武,211以上高校的新闻学闭眼选,并提醒大家千万别被这样的网红忽悠。
新闻专业到底值不值得选?这个话题一直处在公众舆论的聚光灯下。反对报考新闻学一方拿出门槛低、薪资差等论点,支持新闻学一方则表示应坚守热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值得注意的是,张雪峰在2022年9月的一段讨论“文科无用论”的视频中说,“这个社会缺的是交叉型学科,大家一定要避免成为文科生不会算,理科生不会写的人”。将这两段视频对照观之,便可发现张雪峰说出“学新闻打断腿”此类偏激言论,一方面或有通过“黑红”吸引流量的考虑,另一方面从本质上体现出他对中国高校新闻学的教学水平与培养方案的不信任。
因此,不难发现,解决“新闻专业到底值不值得选”之争的根本途径,是让大学教育达到文理交融的期许,让包括新闻学在内的文科从此摆脱陈旧、无用的污名,为社会输送符合“月亮与六便士兼得”的复合型人才。
在这个“人人都能成为传播者”的时代,文理交融可以为新闻学重建专业门槛,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塑造“理科”的技能与思维方式。比如,通过可视化技术来呈现数据、辅助叙事的数据新闻,需要新闻学生在熟练掌握Python、R等编程语言与Adobe Illustrator等设计软件的基础上,“从上十万条数据中嗅到故事”。疫情期间,与新冠相关的假新闻甚嚣尘上,具备传染病学知识的新闻学生,则可以在发觉这些流言中的漏洞后,发布专业的事实核查报道打假与求真。而这些具备文理交融技能与思考方式的新闻学子,都是一个公正、富有希望的社会所必不可少的“硬核”人才。
再以纽约大学的媒体文化与传播专业(Media,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为参考,作为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专业,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两到三个专业方向,其中很多人在毕业后选择从事数据、金融、科技领域的高薪工作。
其实当下,中国大学教育的文理交融已在路上。2023年3月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中提出“新文科”建设,新闻传播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专业或将率先进行教学改革,与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找到契合点。
总而言之,“新闻专业值不值得选”之争,本质上体现了公众对大学教育文理交融的期许。遭到无用、“天坑”质疑的专业,远不止新闻学这一门学科。公众需要达成的共识是:大学之道,在于真正做到文理交融,培养拥有健全心智品德,完整知识结构的人,而不是一个专业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