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花钱的前提是预期收入提高,并且生活有足够的保障。现实正好相反。
政府的财政支出,特别是最近10年,搞基建的钱差不多有一半流入少数私人腰包了(没记错的话,这话是金灿荣教授一个讲座上讲的)。政府要找补,财政要可持续。无非就是开源节流。但是,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就算是现在财政收入暴涨10倍,按他们的用法,不出几年,还会继续没钱。(想想看最近是不是各地罚款还有圈地收费的事情多了?可笑的是很多地方缺钱还在拨款建方舱医院。)
当年财税改革后,地方上事多钱少,上面容许地方自己想办法去搞钱。最后就是搞出了土地财政,房价跟着暴涨。
14年前后,地产库存高企的时候,就该明白炒高房价地价终归是有极限的。当年就该逐步转向,弱化土地财政了。
但15年涨价去库存,猛踩油门。
到18年,全国房价轮番暴涨。之后就是限购限贷,锁死流动性,企图让房价高位横盘,他们不断吃高溢价的地价。没想到,新出生人口雪崩。现在居民杠杆也加不动了。极少数人拥天量的财富,但不是转移到海外就是趴着不动,要么就是搞金融套利。
现在,鼓励民众花钱。但鼓励的办法竟然不少提高收入,而是贷款消费。真以为底层民众傻吗?真不知道,肉食者已经鄙到何种地步了。还是说脱离群众太久,已经变异成不同人种了,思维已经匪夷所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