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锉鞋跟、贴胶皮、上胶水、剪胶皮、打鞋钉……一套流程下来,一双原本要被丢弃的鞋子在补鞋匠的手中获得“重生”。每逢圩日,在赣县区韩坊镇农贸市场,总能看到一名补鞋匠,虽然身材瘦小,但补鞋的动作却十分利索,活也干得认真仔细。近日,记者采访了这名老师傅,听他讲述补鞋的老手艺。
老师傅名叫钟丙昌,今年68岁,是赣县区韩坊镇梅街村人,1970年开始学习补鞋。
“补鞋是个苦差,每天天还没亮,就挑着担出门,一头是补鞋机,一头是木箱,里头装着尼龙线、钉子、胶水,还有废轮胎皮等,组成了自己养家糊口的摊子。”当谈起从事修鞋这个行当,钟丙昌回忆说,最开始自己在家干农活,也没什么手艺,后来跟着村里的老师傅学习补鞋,慢慢地就上手了,学会之后就一直没舍得放下这门手艺。
每逢圩日,钟丙昌便按时出摊,坐在一把矮矮的板凳上,神情专注地忙着手上的活,时不时会有顾客坐在旁边跟他聊天,等着领回补好的鞋子。钟丙昌说,从事修补行当几十年来,经自己双手修好的鞋子不计其数。在补之前,他总要事先告诉顾客,这个鞋要怎么补,需要用哪些材料。当鞋子一旦修补好,就会交给顾客让他们当场验收。
“顾客的欢喜,是对自己修补工作最大的认可。”钟丙昌告诉记者,既然别人信任你,只要能修好的,就要用心将其修回原状。同时,手艺活要图实诚,绝不能马马虎虎应付顾客,这样生意自然就能做长久。
补鞋匠的工作平淡无奇,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今,像钟师傅一样,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修鞋匠仍然坚守在街头巷尾的角落,从事着这样一份看似简单的工作。钟丙昌说,现在的补鞋生意大不如从前了,价格贵、质量好的鞋子,一般穿几年都不容易坏,价格相对便宜的,坏了也没人愿意再修补,直接重新买新的。尽管现在修鞋的匠人越来越少,但他会坚守着修鞋这个行当,希望能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记者罗敏实习生明珍香通讯员湛福秀刘骐文/图)
[责任编辑: 黄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