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四年,中国5G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可以说直接带动了整个国家网络能力提升,中国已经是无可置疑的世界网络大国,无论是从总量,还是人均上看,都是如此。
今天,在“5G创新引领,数智融合共赢”技术创新论坛上,中国移动秀了一把“肌肉”,展示了其“制霸”全球的5G网络能力——
【资料图】
无线网已部署商用基站超过170万站,人口覆盖率超过85%,随着今年36万5G基站的建成,人口覆盖率将超过90%。5G终端客户数达4.8亿,5G网络分流比超过50%,一半流量承载在5G网络上,5G成为业务发展的主要网络,5G商用案例超2.3万个。
核心网可满足5.8亿用户,云化融合容量比例超30%,网络云资源池服务器规模超17万,5G专网边缘节点超700个,5G专网在To B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5G专网收入已经突破50亿元。
传输网实现全网IPv6活跃连接数达9.52亿、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超过IPv4,达到了53.6%,CMNet省际带宽超过400T,省际骨干传送网带宽超过800T,打造全球最大的SRv6骨干网,从5G来讲,我们早已规模全球领先。
从当前取得的成绩上看,5G网络建设基本完善,大规模建设进程已经明显放缓,5G发展已经进入了中场,中国当前1:0保持领先,但是,我认为,真正的考验即将正式开始——当前我们领先的是5G的基础能力,包括建设、部署、覆盖等硬核指标,但软的方面,还在探索中,下一步怎么在技术创新上实现继续引领,同时更重要的,从应用上、从终端上如何进行协同,真正发挥5G网络的更大价值,这是中国通信业界需要重点思考的关键问题。
我从一个行业观察者的角度,一个朴素的问题是:未来的5G网络将传输什么?
第一,当前,5G在个人消费侧尚未没有形成杀手级应用,这意味着5G找不到现成、快速的变现渠道,此前,邬贺铨院士就表示,2022年用户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平均增长了18.1%,但ARPU值增速远远落后,其中中国电信增加了0.4%,中国移动也是0.4%,中国联通增加了0.91%。5G网络能力增强,但没有帮助运营商提升ARPU值。
从工信部的“2023年1-5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中也能看出这一点,1-5月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125亿元,同比增长6.8%,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7.2%,这就是典型的增量不增收。
第二,5G在行业应用侧提出的概念很多,但来是说,很多还停留在试验田阶段,离真正大规模应用到千行百业的生产中,切实改进生产方式,客观来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日前,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办公室印发《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3年工作计划》,提出今年推动不少于3000家企业建设5G工厂,这恰恰说明这个进程才刚刚开始,路还非常远。
现在的5G网络承载了什么?中国移动虽然说“5G网络分流比超过50%,一半流量承载在5G网络上”,但这只是一个角度,另外一个角度是,5G网络的容量理论上是4G的1000倍,4G一半的流量现在分流到5G上,那意味着,理论上,5G至少还有99.95%以上的容量空间是待开发的。
所以,“未来的5G网络将传输什么?”这是决定5G成败的关键问题!
从中国移动“两个新型”的整体部署来看,中国移动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很明确的:未来的5G网络将传输什么?——算力、AI、大数据。
从下面几页PPT,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移动的相关部署——
② 传输AI
③ 传输大数据
- END -
“通信人小本营”微信群:为方便大家交流,特建了一个微信群,对通信、云计算感兴趣的可加小编微信,简单介绍下,我将拉您入群。